昨晚睡前看到阿建老師分享的一篇文章,大意是提到一位學習過薩提爾的老師,

在幼稚園中用一個大紙箱作為給調皮、不守規矩的孩子的隔離所,大紙箱有挖洞當做小窗戶和小門,

老師對著在大紙箱裡的孩子說:「你再哭,就不要出去玩了。」

閱讀完這篇文章,很難想像在現在的幼兒園中,會有這樣的隔離法,亦難想像老師曾學習過薩提爾.....

******

躺在床上的我,想像著孩子在一個黑暗大紙箱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恐懼和當下的狀態,不禁為此難受起來,

然思緒卻帶我跳到安安3、4歲的那兩年,那是他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

那時是我們舉家搬遷海外一年多,迎來第二個孩子的時候,

在陌生新環境中一人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充滿了不確定與挑戰的生活,

孤立無援、害怕向前,日常瑣事和新生兒已將我壓的窒息,

面對孩子的好奇行為,我將之視為調皮搗蛋的洪水猛獸,那時的我只想管住孩子,限制他可能帶來麻煩的好奇行為,

有時候,他一再的犯錯(現在回想起來那只是他的好奇行為),我將他帶到廁所,請他在裡面反省,

那時候他大哭,跟我說不要,我仍狠心的讓他在廁所哭泣,

我的心憤怒、無力、亦流著淚,可是卻無法好好擁抱安安這個孩子,

覺得自己真是個失敗的母親,連個3歲的孩子都教不好......

昨夜,回想這些往事,想到廁所就像那幼兒園裡的大紙箱,

看著阿建老師的文字,想著過去的自己竟也在不覺間帶給孩子成長的傷害,眼淚默默地滑落,

我試著回溯過去,去感受那當下的自己,生氣、無助、無力、悲傷,所有的負面情緒蜂擁而至,

「不要思考」、「感受那時的情緒狀態」,眼淚滴滴滑落,

那時的我真的好需要好好地愛自已,可是我不懂,我以為照顧好家庭和孩子就是我該做的事,

教不好孩子的挫敗彷彿海嘯般一次一次向我襲來,只一味的想用傳統的方式去教小孩,

把他教成我以為、社會以為應該有的乖順樣子,因為我也是這樣長大的......

 

昨夜,我深深的擁抱當時的自己,接受自己在那當下的無助、挫敗與悲傷感,

這些感受現在仍會不時在我心中出現,我會學習與它們和平共處,

我想深深地與我的孩子安安道歉,或許他已經忘記3、4歲時被處罰的事,但我記得,

爸爸媽媽已經在你過去的童年帶來一些陰影,可能在無形中造成你現在某些偏激固執的性格,

我會嘗試改變態度和應對的,因為我看到你內心柔軟溫暖的一面,我想要讓你保有這珍貴的內在性格,

請給我一點時間,媽媽會好好的愛自己,再好好的去愛你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薩提爾
    全站熱搜

    N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