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下最近與孩子的對話。

2020/09/07
起因:安以言語威脅頵不可以做某事,不然要把他的東西拿走。
我:「你剛剛在大叫嗎?」頵點頭
我:「你大叫是因為生氣嗎?」頵點頭
我:「生氣是因為哥哥都說話威脅你嗎?」頵點頭
我:「你不喜歡被哥哥威脅,是嗎?」頵點頭
我:「那我們一起來想辦法,看看怎麼做,好嗎?」頵點頭
我:「如果哥哥又說話威脅你的時候,來跟爸爸媽媽說,好嗎?」頵猶豫...
(這裡孩子猶豫了,是不是考慮到跟爸爸媽媽說會被哥哥更厲害的威脅?還是覺得跟爸爸媽媽說沒有解決他的問題?)當下沒有更深入的提問...
我:「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來跟爸比或媽咪說,好嗎?」頵點頭
 
2020/09/10
今天頵第一次做typing club(英打練習)時崩潰大叫而後大哭,
第一次大叫因為鍵盤按鍵反應不夠快,要連續打兩個f,他連點兩次但只打出一個f,他再接著打,後面的字就打錯了,他生氣的大叫後開始哭,我發現自己無法忍受他經常性的崩潰大叫,坐在旁邊的我馬上問他。
我:「怎麼了?」
頵:「我要打兩個字,我已經按兩下了,可是他只出現一個!」
我:「你可以慢慢打啊!這個外接鍵盤的反應可能沒有那麼快!」我已經提高音量大聲的說話,頵再接著打字,沒1、2分鐘再次大叫,
頵:「吼,它每次都讓我打錯!」極度崩潰吼叫的反應
我:「我剛剛說要慢慢打,不要急...」
頵哭得越來越嚴重,我內心的煩躁隨之高漲,覺得自己沒辦法好好跟頵說話,我決定讓他停止動作,並要求他回房間哭好再出來,這是我想為自己找個喘息空間、轉換情緒的決定。
我:「你先不要做了,回房間好好的哭完再說。」
大約5分鐘後,頵哭完從房間出來,
我:「你好了嗎?」(哭好了嗎?)頵點頭
我:「那你要再做嗎?」頵點頭
老公幫他開了ipad,開始用不到幾分鐘頵又再次崩潰似的大叫....
老公把他叫過去,跟他說:「你可不可以控制一下!你為什麼要這樣叫?這樣叫了就會打對字嗎?如果大叫沒用,你為什麼要大叫?」
察覺到老公這樣跟頵說可能沒用,且頵一直哭,所以我請他過來,我要他看著我,他卻莫名的破涕為笑(他知道媽媽要跟他對話了,之前試過幾次,他說喜歡我這樣問他問題)
 
我:「做那個讓你壓力很大嗎?」
頵點頭
我:「壓力很大是因為打字打不好嗎?」
頵點頭
我:「你很想要打好字,一個都不想錯?」
頵點頭
我:「可是今天是你第一次用typing club,會打錯是正常的,因為你才剛開始學啊!」
我:「每個人都是要經過學習才能越來越好,很少有人一開始學就完全不會做錯,做錯沒關係,錯了再重來就好。」(在這裡有忍住沒有長篇大道理😅)
我:「這樣你還想繼續做嗎?」
頵點頭
我:「那你可以接受自己打錯,不要大叫嗎?」
頵點頭,我讓他再去做,後來他很開心的跟我說他在100(分)裡拿到90幾,我:「這樣很好啊!有錯沒關係,慢慢練習就好。」
頵持續練習了3、4回,中間有一次因為洩氣的呼氣聲,沒有再大叫。
 
第二次的對話好像沒有卡住,在腦中很清楚的想了幾個問題,但不知道這樣的好奇探索方向對了嗎?重要的是我發現到8歲的頵有著高度自我要求,但常常力有所不及,因此他常在無形中帶給自己過高的期待和壓力,導致遇到挫折時便崩潰大叫、哭泣或直接放棄,所以在思考後,我決定從「壓力很大嗎?」這個問題開始。
 
2020/09/12
起因:安頵一起玩線上遊戲,頵因為被安打死,生氣暴怒拍桌子,而後大哭。
我:「你玩那個遊戲開心嗎?」
頵:「有時候開心,有時候不開心。」
我:「什麼時候會不開心?」
頵:「被哥哥打死的時候。」
我:「被哥哥打死的時候不開心,你怎麼還想玩?」
頵:「我想要看 Destroyer和Annihilator,他們很可愛。」
我:「那你很勇敢耶!每次被打死都還想玩是為了要看Destroyer和Annihilator?」頵點頭
我:「這樣你要不要也學習勇敢的面對生氣?」
我:「玩遊戲被打死,可以生氣,可是爸爸媽媽不喜歡的是因為生氣拍電腦、丟東西或大吼大叫,拍電腦、丟東西,東西會壞掉,大吼大叫也會讓人不舒服,我們可以試試用其他的方法來生氣嗎?」
頵:「我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
我:「昨天寫paragraph 就寫到生氣時可以怎麼做,可以先深呼吸啊。下次如果玩遊戲又被打死,你在心裡告訴自己我可以生氣,讓自己氣幾秒鐘、幾分鐘都沒關係,可是要提醒自己不要拍電腦或大吼大叫,因為這樣就沒辦法繼續玩,看不到Destroyer和Annihilator了,可以嗎?」
頵點頭
我:「那你跟我說下次生氣可以怎麼做?」
頵:「告訴自己不可以生氣。」
我:「不是,媽咪說的是可以生氣,但要注意生氣的行為,在心裡告訴自己可以生氣,但不要拍電腦、大叫,這樣了解嗎?」
頵點頭。
我:「那你再說一次下次生氣可以怎麼做?」
頵:「我可以生氣,但不要拍電腦和大叫。」
 
今天的對話是在很愉快的過程中進行,只是一直被安打斷,在今天的對話後發現原來以前我們面對孩子生氣的處理方式對他產生影響,
所以當我問頵下次生氣可以怎麼做時,他還是直覺地回答我:「告訴自己不可以生氣。」
對話讓我看見以前的我們面對孩子發怒時,我們的回應直接壓抑了孩子的情緒,而不是教他面對情緒來時的方法,
這是一個好重要的發現,提醒著自己以後要多注意和孩子對話的言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薩提爾
    全站熱搜

    N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